「雙11」的餘熱剛剛散去,「雙12」已經近在眼前。 正被喜悅籠罩的准媽媽以及初為人母的新媽媽,你們的購物車是不是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嬰幼兒用品塞滿,只等著「雙12」的鐘聲一響,就一鍵「清空」它了?從懷孕的那一刻起,看到各種跟寶寶有關的東西都忍不住收入囊中,這是女人的天性。但是,稍不留神,不僅僅是交「智商稅」,還有可能「愛娃」變 「礙娃」。今天,若蘭媽咪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最「坑娃」的10種育兒用品,看看你踩中了多少坑。
1、搖籃床
哄寶寶入睡時很多寶媽都很「頭大」的一件事。很多過來人都會熱心的建議:把寶寶抱起來,走一走,搖一搖,寶寶很快就會睡著了。確實,輕柔的搖晃,可以讓寶寶更快的入睡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現在很多人力的工作都可以用智能產品取代,比如這款能夠「解放」媽媽雙手的「哄睡神器」——搖籃床,一上市就引起了很多家庭的追捧。
搖籃床能夠讓寶寶快睡入睡,幫家長減輕負擔,但稍不留神,就可能給寶寶帶來傷害:
第一,經常睡搖籃床會導致脊柱變形。搖籃床大多由竹和藤製作而成,通常硬度是不夠的,孩子的脊柱柔軟,常睡搖籃床會使脊柱變形;
第二,不利於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培養。搖籃床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撫哄睡效果,但時間久了孩子就變成只能在搖晃的情況下才能睡著,不利於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好習慣。
第三,存在安全隱患。市面上很多搖籃床的安全性能堪憂,存在安全隱患,就連很多大品牌的搖籃床也未能倖免。網上就曾有過報道,電動搖籃床在長時間「工作」的情況下,起火自燃。
事實上,很多購買過搖籃床的寶媽都說,寶寶在過了最初的新鮮勁兒之後,也並不怎麼願意睡在搖籃床裡面了,寶貝還是更喜歡媽媽溫暖的臂彎和充滿愛意的懷抱。
2、定型枕
在這個「看臉」的時代,高顏值很多時候都能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。高顏值不光是指五官長得好看,就連漂亮的「頭形」,也是加分項。新生兒在經過產道擠壓之後,頭型基本上都不是特備理想。因此,有很多寶爸寶媽會給新生兒寶寶準備一個定型枕,想讓寶寶睡出一個漂亮的頭型。
但是,定型枕不但對「睡頭型」毫無幫助,相反,新生兒用定型枕,還會帶來3大危害:
第一,影響寶寶頸椎發育。0-3個月的寶寶,頸椎處於平直狀態。在寶寶3個月以後,隨著抬頭姿勢的完成,寶寶的第一個生理曲度——頸曲才會行成。新生兒前三個月一直躺在床上,長時間用一個厚厚的定型枕,反而會讓寶寶的頸部一直向前突出,造成頸肩肌肉緊繃,不利於頸椎發育。
第二,容易增加窒息危險。一是寶寶吃奶後容易吐奶,如果讓寶寶側臉睡,可以防止吐奶後嗆到氣管,預防窒息,而定型枕讓寶寶只能仰面躺著,增加窒息危險;二是定型枕一般兩側會有阻擋物,一旦寶寶睡偏,很容易堵住口鼻,家長發現不及時易出危險。
第三,更容易讓寶寶睡成扁頭。定型枕的原理,是在枕頭的中間設置一個凹槽,讓寶寶的頭部枕在凹槽中。這樣可以將寶寶頭型固定,防止寶寶長期側向一邊睡歪頭型。但是,寶寶的頭部被固定在枕頭凹陷里,長期只能仰面睡,這樣豈不是會將寶寶後腦勺給壓扁嗎?如今扁頭可並不好看呢。
如果害怕寶寶睡歪頭型,媽媽完全可以換邊哺乳。或者晚上哄睡時定期換到床的另一邊。寶寶頭部喜歡側向照顧者的一邊,照顧者只要勤換邊,就能防止寶寶頭部睡偏。
3、新生兒手套
當嬰兒呱呱墜地,他的一舉一動無不讓爸爸媽媽關切不已,而他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,小手到處抓抓摸摸,一不小心,自己把自己的小臉就給抓破了。這下子全家人都心疼壞了,連忙買來手套給他戴上,想著這下子小臉可就安全了,孰不知,這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危險!
第一,影響寶寶手指局部血液循環。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,最容易受傷,此時給寶寶戴手套,不僅容易傷害到寶寶的皮膚,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皮膚中的血液循環,尤其手套中若存在線頭或裡面的線頭脫落,容易纏到寶寶的手指頭上,影響手指局部血液循環,嚴重時會導致寶寶手指頭缺血壞死。
第二,不利於寶寶的觸覺發育。孩子初生時,主要用來探索周圍環境的就是自己的雙手雙腳,每一種他觸摸到的不同的感觸,都會傳遞到大腦來刺激腦部神經的發育,所以孩子觸摸的東西越多,越利於他的大腦發育。給寶寶帶上手套,就會使手指活動受到限制,不利於寶寶的觸覺發育。另外,給寶寶戴手套也束縛到寶寶的雙手,阻擋了雙手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,也阻擋了大腦的迅速發育。
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,專家建議:如果新生兒的指甲太長,父母可以趁他熟睡時小心仔細地替孩子進行修剪;剪指甲時一定要抓住新生兒的小手,避免孩子因晃動手指而被剪刀碰傷。另外,指甲不要剪得過短,以免損傷甲床。
4、濕巾紙
在平常生活中,很多寶媽為了方便,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包里都會屯一些濕巾紙。濕紙巾是一種十分方便的擦拭工具,不管娃哪兒弄髒了,隨手抽出一張擦一擦秒乾淨,免去了洗手洗臉的繁雜步驟,擦完孩子還可以順便擦擦桌子、擦擦衣服或其他地方的的頑漬,可謂是一種十分便捷的清潔「神器」啊。
殊不知,寶爸寶媽們為了圖方便、省力氣給寶貝用濕紙巾,卻會給寶貝帶來很嚴重的健康問題:
第一,紅屁股。只要是濕巾,或多或少其中都會含有少量防腐劑或某些化學物質,偶爾使用可能影響不大,但是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,清潔的頻率是很高的。很多寶貝在嬰幼兒時期有過「紅屁屁」的現象,造成「紅屁屁」的原因之一就有可能包括濕紙巾。
第二,皮膚過敏。大部分的濕巾中都含有酒精成分,酒精易揮發,常用濕巾擦拭身體,會致皮膚更加乾燥,嚴重後會導致皮膚乾裂,況且孩子們的皮膚十分嬌嫩,不細心照顧很容易患上皮膚病症,尤其是濕巾中還有很多防腐劑,更會增加孩子皮膚過敏的幾率。
第三,免疫力下降。年齡較小的孩子(特別是處於「口欲期」的孩子),通常會有「吃手」的習慣,他們會習慣性的把手或東西放進嘴裡,濕紙巾擦拭後有害物質殘留在孩子嘴上、手上,這樣濕巾中的消毒劑和化學成份會被孩子吃到體內,這樣「內服」造成的影響自然更高於「外敷」了。長此以往,會造成孩子腸道菌群失調,免疫力下降。
因此,建議家長們還是找回以前的老辦法,給寶寶隨身帶個小手絹或濕的小毛巾擦手。如果非要用濕巾,建議購買有機的品種,同時仔細看包裝上的標籤,避開有害物質。
5、爽身粉
爽身粉最大的用途就是涼爽皮膚,減少寶寶皮膚褶皺之間的摩擦,吸收汗液,保證寶寶身體皮膚的舒適光滑,避免寶寶出現尿布疹(紅屁股)和痱子。
夏天,小孩子洗完澡後,大多數家長都有給孩子浴後撲爽身粉的習慣,意在保護嬰兒的皮膚。實際上,使用爽身粉對乾燥皮膚,防止痱子是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,但爽身粉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。
第一,嬰兒的智力和身體發育。目前,市場較為流行的是滑石粉加香精的爽身粉,而滑石粉中含有不可分離的鉛,鉛進入嬰兒體內不能很快被排泄。當長期蓄積於人體時,就會危害神經、造血系統及消化系統,嚴重影響嬰兒的智力和身體發育。兒童體內血鉛≥100μg/L為鉛中毒,北京兒童醫院曾有研究結果顯示,血鉛每升高10μg/dL,智能指數下降 2~3分。
第二,誘發呼吸道感染。爽身粉含有氧化鎂、硫酸鎂,容易侵入呼吸道。因孩子的呼吸道發育尚不完善,即使吸入量少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。如果吸入量多,侵入支氣管破壞氣管的纖毛運動,就會降低防禦力,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。
第三,傷害寶寶的皮膚。寶媽們喜歡把爽身粉塗到寶寶的脖子,腋下,大腿根部等皮膚的褶皺部位,想以此來保持皮膚乾燥。寶寶代謝速度很快,尤其是汗腺、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都很旺盛,爽身粉劑容易吸水,吸水後形成顆粒狀物質,導致皮膚髮紅糜爛。假如爽身粉撲在嬰兒屁股上,尿濕後,就會阻塞汗腺,導致摩擦發紅,甚至產生皮疹。另外,爽身粉(玉米粉、松花粉也同理)與潮濕的皮膚接觸後還可能成為細菌真菌生長的溫床,加重寶寶濕疹、紅屁股等各種皮膚問題。
其實,家長只要經常保持寶寶皺褶處皮膚的清潔和乾燥,就可以預防小兒皮炎和痱子的發生,亦可在這些地方搽上嬰兒潤膚油或按摩油。如果用棉製透氣的尿布,勤換勤消毒就可以預防紅臀的發生。如果一定要用,最好不要使用含滑石粉的爽身粉,可以使用松花粉、珍珠粉、玉米粉等產品代替,但也不建議經常使用。
6、溫奶器
對於非母乳親喂(即母乳瓶喂和奶粉餵養)的寶寶來說,熱奶和沖奶粉是非常重要又麻煩的事情。幾個月大的小寶寶,基本上是沒什麼耐心的。當他們餓了,想要喝奶的時候,如果不能把溫度適宜的奶立刻送到嘴邊,他們就可能大聲地哭鬧起來。
然而,眾所周知,不論是熱奶和沖奶粉,都需要有一個過程,並不能馬上就好。通常情況都是家長被寶寶震耳欲聾的哭聲催的手忙腳亂,這時候能夠保持恆溫的溫奶器就派上用場了。
溫奶器,作為當代人的新發明,確實省了爸爸媽媽很多的麻煩,但同時帶來的「副作用」也不少:
第一,加速奶變質。溫奶器又稱暖奶器或熱奶器,可用於加熱冰箱里拿出來的鮮奶、保溫提前沖調好的奶粉,甚至還有人把寶寶喝剩下的奶放回溫奶器保溫,下頓接著喝。為了能夠讓寶寶隨時喝上溫度適宜的奶,就必須提前把奶放進溫奶器里,並一直處於保溫狀態,要喝的時候取出來。細菌在適合溫度下每二十分鐘繁殖一倍,而奶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,放入溫奶器中的奶,不超過1小時就會變質(沖好的奶放在常溫下也不能超過2小時)。
第二,滋生細菌的溫床。很多寶媽說「我不把奶放在裡面保溫,只是用溫奶器溫著水,吃的時候再加奶粉,這樣總沒問題了吧」?溫奶器里的水,一般是恆溫在40度左右,40度不算高溫,40度對很多細菌來說,簡直就是溫床,如果是露天存放,沒有空氣隔離密封處理,溫水更容易滋生細菌。
所以,寶寶的奶最好還是即沖即喝,「偷懶」的結果只會害了孩子。
7、套脖游泳圈
近年來,很多母嬰館都有一個熱門項目:嬰兒游泳。按照母嬰店的說法,這項活動既可以鍛煉寶寶身體,還可以刺激大腦發育,促進智力開發。如果是剛出生的小寶寶,一般都是用這種套脖式的游泳圈給小寶寶游泳的。
美國兒科學會(AAP)不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游泳,AAP認為1歲以下的嬰兒只能說是戲水,可以看做一種遊戲,完全談不上掌握游泳技能。如果把這當成一種鍛煉或者訓練,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,更談不上「大腦開發」這種玄乎的作用。對於1歲以下的小嬰兒來說,游泳對身體的鍛煉和大動作發育的刺激遠不如多讓寶寶趴著。而且,1歲以下嬰兒游泳還存在一些風險(溺水、水中毒等)。
事實上,在歐美國家,因為私家泳池很普遍,因此很多寶寶從小在家由父母陪著學游泳。但是,幾乎沒有歐美父母會選擇這種套脖式泳圈。有兒科專家認為:這種套脖式的嬰兒泳圈對寶寶有4大壞處:
第一,給孩子進行不正確的游泳引導。用脖圈的方式游泳孩子在水中的姿勢是垂直的,這也背離了傳統意義上游泳是水平進行的方式,會給孩子進行不正確的游泳引導。
第二,可能傷害寶寶的頸椎。當孩子被脖圈套住後,身體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了寶寶的脖子上。嬰兒全身骨骼都沒有發育成熟,更何況很脆弱的脖子。試想想,把成人脖子卡住放水裡會怎麼樣?嬰兒卻要靠它支撐全身的重量,還要水裡蹦達,哪怕水裡會輕一點, 也很大可能傷及脊椎神經系統。
第三,容易壓迫頸動脈竇。人體的頸部有一個致命部位——頸動脈竇,如果受到外力的壓迫,可能會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,血壓下降,甚至出現休克,對寶寶將是致命的危害。
第四,可能危害寶寶皮膚健康。寶寶皮膚嬌嫩,嬰兒游泳脖圈的材質大多數都是塑料做的,有些寶寶可能就會對游泳脖圈的材質產生過敏反應,同時,寶寶在使用脖游泳圈的過程中,也可能因為頻繁摩擦而導致皮炎,這對於寶寶的肌膚來說,傷害都是非常大的。
帶寶寶游泳正確的打開方式,是爸爸媽媽用一側前臂托住寶寶的臀部,另一手扶住寶寶的背部,貼緊成人身體,讓寶寶來感受在媽媽子宮裡漂在羊水裡的感覺。而且親子游泳過程中,你陪伴在寶寶身邊,肌膚接觸與互動無形中增進了親密感。
8、床圍
寶寶天生好動,在床上蹦蹦跳跳、滾來滾去是常有的事,有時候即使睡著了也不見得安分。沒安全感的父母,懷揣著保護孩子的初心,往往會在床上做一些「手腳」,那便是安裝床圍。嬰兒床圍雖然能夠保護寶寶,避免寶寶滾下床受傷,但也是有其安全隱患的。
因此,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指導建議,嬰兒床上不應安裝床圍,因為嬰兒床圍存在致命安全隱患:
第一,窒息風險。床圍內料一般用棉填充,材質相對封閉厚實。如果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形成了趴睡姿勢,很容易會被防護墊堵塞臉部造成窒息甚至死亡。
如果床圍與床墊的尺寸不符,組裝後就會與床墊之間形成縫隙,寶寶在床上玩耍或是因睡眠翻滾時,極有可能會卡到縫隙里掙脫不出來,導致窒息死亡。
此外,即使初初安裝得無縫貼合,但由於床圍基本上都是軟質地的,受到寶寶反覆蹭壓時,也會導致護欄與床墊之間逐漸產生較大空隙,寶寶不慎掉入便會引發窒息風險。
第二,系帶風險。床圍四面都要在嬰兒床上綁住,需要用到的帶子就很多。如果沒有系好或是帶子過長,萬一寶寶因為好奇用手抓來玩的話,就可能會勒到自己。
第三,夾傷風險。在國內,由於床欄還屬於一個比較新興的育兒產品,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國家標準。在過往抽檢中,繩帶要求不合格、摺疊鎖定機構設計不合理、未標識與床圍欄配套使用的床墊厚度要求、存在「危險間隙」等問題導致的不合格率也是居高不下。如果寶寶會走路或扶著護欄站起來,一旦腳踩空在護欄與床墊之間,還容易造成骨折。
第四,跌落風險。如果兒童床圍、欄高度不夠,兒童在床上玩耍攀爬過程中,有可能翻出護欄;如果護欄產品的欄杆、圍布等強度不夠,護欄就容易產生形變甚至斷(破)裂,極端情況下,有可能使兒童從床上跌落地面而受到傷害。
因此,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最好就不要用床圍了。如果家有小月齡寶寶的話,那就一定要小心謹慎,注意看顧好,以規避上述的風險!畢竟,任何一種防護工具,都不能替代成人看護的角色!
9、學步車
在寶寶學步階段,有些家長為了自己省力,或者是因為沒有時間照看寶寶,就把學步車作為寶寶學步的輔助工具。他們不不知道學步車潛在著很多危害。
第一、學步車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煉的機會。出生第一年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可大致概括為抬頭、翻身,坐、爬、扶、立、走等。如果讓寶寶自主學步,寶寶身體各部位的運動能力及其協調性,均能得到很好的鍛煉,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,他們則可以藉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,從而失去了自主鍛煉的機會。
第二、學步車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。寶寶在爬與學步過程中,通過接觸、抓握、敲打、扔等方式認知世界,自由探索有助於寶寶智能的發展。學步車則限制了寶寶自由的活動,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,從而影響了他們智力的發育。
第三、學步車影響寶寶的腿型和走姿。學步車中的寶寶習慣用腳尖觸地滑行,久而久之,寶寶可能會養成墊腳的習慣。另外由於嬰兒骨骼中膠質多,鈣質少,骨骼較軟,因此過早使用學步車容易出現X或O型腿。
第四、學步車加大意外傷害的概率。學步車移動速度較快,寶寶很容易因地面不平而傾倒,或從台階上翻下,導致寶寶磕破。另外學步車的應用縮短了寶寶爬的時間,過早使用可能相應減少寶寶的爬行經驗,導致手腳協調度不佳,觸覺經驗不足,導致以後離開學步車很容易跌倒。還有寶寶藉助學步車快速接觸危險物品,如熱水、火爐、刀具及有毒、有害的物品等,令家長防不勝防,因此受傷或者中毒。
10、各種保健品
近年來,為了給孩子在身高、智力、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,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。然而,一些不法企業、商家也抓住了家長這種心理,以非法添加、虛假宣傳、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的錢財,家長一不小心就會成為「坑娃」幫凶。
第一,一般情況下,正常發育、合理進食的孩子,並不急需保健品。少數孩子由於身體機能缺陷,或需要增強免疫力等原因,也必須遵照醫囑,有針對性地食用一些保健品。對於少年兒童來說,食用保健品更需謹慎,錯誤服用或過量服用均會造成身體損傷。
第二,絕大多數的保健品的神奇「功效」都是商家誇大宣傳的結果,對孩子根本無益。在一些藥店、母嬰店看到,鈣片、牛初乳、松花粉、蛋白粉等兒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,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。
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,根據相關定義,保健(功能)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,能調節人體機能,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,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。此前諸多家長認為,即使給孩子服用保健品不一定「有益」,但肯定「無害」。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卻顛覆了很多人的認識,事實上,有很多保健功能並不適宜少年兒童。
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不宜服用傳統的「大補」之品,否則有可能出現中樞神經損傷、性早熟等問題;過量補充某種元素有副作用,如過量補鈣會影響鐵鋅吸收、增加腎臟排泄負擔、出現高鈣尿症等。
育兒路上,坑多難走,寶媽們需要擦亮眼睛,多多鑒別,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多一分努力。你在育兒的過程中還踩過哪些坑,可以來和寶媽們一起分享下嗎?
雙12準備剁手的媽媽先別忙,買這10種育兒產品,就是在交智商稅
「雙11」的餘熱剛剛散去,「雙12」已經近在眼前。 正被喜悅籠罩的准媽媽以及初為人母的新媽媽,你們的購物車是不是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嬰幼兒用品塞滿,只等著「雙12」的鐘聲一響,就一鍵「清空」它了?從懷孕的那一刻起,看到各種跟寶寶有關的東西都忍不住收入囊中,這是女人的天性。但是,稍不留神,不僅僅是交「智商稅」,還有可能「愛娃」變 「礙娃」。今天,若蘭媽咪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最「坑娃」的10種育兒用品,看看你踩中了多少坑。
1、搖籃床
哄寶寶入睡時很多寶媽都很「頭大」的一件事。很多過來人都會熱心的建議:把寶寶抱起來,走一走,搖一搖,寶寶很快就會睡著了。確實,輕柔的搖晃,可以讓寶寶更快的入睡。
隨著科技的發展,現在很多人力的工作都可以用智能產品取代,比如這款能夠「解放」媽媽雙手的「哄睡神器」——搖籃床,一上市就引起了很多家庭的追捧。
搖籃床能夠讓寶寶快睡入睡,幫家長減輕負擔,但稍不留神,就可能給寶寶帶來傷害:
第一,經常睡搖籃床會導致脊柱變形。搖籃床大多由竹和藤製作而成,通常硬度是不夠的,孩子的脊柱柔軟,常睡搖籃床會使脊柱變形;
第二,不利於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培養。搖籃床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撫哄睡效果,但時間久了孩子就變成只能在搖晃的情況下才能睡著,不利於寶寶養成自主入睡的好習慣。
第三,存在安全隱患。市面上很多搖籃床的安全性能堪憂,存在安全隱患,就連很多大品牌的搖籃床也未能倖免。網上就曾有過報道,電動搖籃床在長時間「工作」的情況下,起火自燃。
事實上,很多購買過搖籃床的寶媽都說,寶寶在過了最初的新鮮勁兒之後,也並不怎麼願意睡在搖籃床裡面了,寶貝還是更喜歡媽媽溫暖的臂彎和充滿愛意的懷抱。
2、定型枕
在這個「看臉」的時代,高顏值很多時候都能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。高顏值不光是指五官長得好看,就連漂亮的「頭形」,也是加分項。新生兒在經過產道擠壓之後,頭型基本上都不是特備理想。因此,有很多寶爸寶媽會給新生兒寶寶準備一個定型枕,想讓寶寶睡出一個漂亮的頭型。
但是,定型枕不但對「睡頭型」毫無幫助,相反,新生兒用定型枕,還會帶來3大危害:
第一,影響寶寶頸椎發育。0-3個月的寶寶,頸椎處於平直狀態。在寶寶3個月以後,隨著抬頭姿勢的完成,寶寶的第一個生理曲度——頸曲才會行成。新生兒前三個月一直躺在床上,長時間用一個厚厚的定型枕,反而會讓寶寶的頸部一直向前突出,造成頸肩肌肉緊繃,不利於頸椎發育。
第二,容易增加窒息危險。一是寶寶吃奶後容易吐奶,如果讓寶寶側臉睡,可以防止吐奶後嗆到氣管,預防窒息,而定型枕讓寶寶只能仰面躺著,增加窒息危險;二是定型枕一般兩側會有阻擋物,一旦寶寶睡偏,很容易堵住口鼻,家長發現不及時易出危險。
第三,更容易讓寶寶睡成扁頭。定型枕的原理,是在枕頭的中間設置一個凹槽,讓寶寶的頭部枕在凹槽中。這樣可以將寶寶頭型固定,防止寶寶長期側向一邊睡歪頭型。但是,寶寶的頭部被固定在枕頭凹陷里,長期只能仰面睡,這樣豈不是會將寶寶後腦勺給壓扁嗎?如今扁頭可並不好看呢。
如果害怕寶寶睡歪頭型,媽媽完全可以換邊哺乳。或者晚上哄睡時定期換到床的另一邊。寶寶頭部喜歡側向照顧者的一邊,照顧者只要勤換邊,就能防止寶寶頭部睡偏。
3、新生兒手套
當嬰兒呱呱墜地,他的一舉一動無不讓爸爸媽媽關切不已,而他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,小手到處抓抓摸摸,一不小心,自己把自己的小臉就給抓破了。這下子全家人都心疼壞了,連忙買來手套給他戴上,想著這下子小臉可就安全了,孰不知,這樣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危險!
第一,影響寶寶手指局部血液循環。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,最容易受傷,此時給寶寶戴手套,不僅容易傷害到寶寶的皮膚,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皮膚中的血液循環,尤其手套中若存在線頭或裡面的線頭脫落,容易纏到寶寶的手指頭上,影響手指局部血液循環,嚴重時會導致寶寶手指頭缺血壞死。
第二,不利於寶寶的觸覺發育。孩子初生時,主要用來探索周圍環境的就是自己的雙手雙腳,每一種他觸摸到的不同的感觸,都會傳遞到大腦來刺激腦部神經的發育,所以孩子觸摸的東西越多,越利於他的大腦發育。給寶寶帶上手套,就會使手指活動受到限制,不利於寶寶的觸覺發育。另外,給寶寶戴手套也束縛到寶寶的雙手,阻擋了雙手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,也阻擋了大腦的迅速發育。
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,專家建議:如果新生兒的指甲太長,父母可以趁他熟睡時小心仔細地替孩子進行修剪;剪指甲時一定要抓住新生兒的小手,避免孩子因晃動手指而被剪刀碰傷。另外,指甲不要剪得過短,以免損傷甲床。
4、濕巾紙
在平常生活中,很多寶媽為了方便,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包里都會屯一些濕巾紙。濕紙巾是一種十分方便的擦拭工具,不管娃哪兒弄髒了,隨手抽出一張擦一擦秒乾淨,免去了洗手洗臉的繁雜步驟,擦完孩子還可以順便擦擦桌子、擦擦衣服或其他地方的的頑漬,可謂是一種十分便捷的清潔「神器」啊。
殊不知,寶爸寶媽們為了圖方便、省力氣給寶貝用濕紙巾,卻會給寶貝帶來很嚴重的健康問題:
第一,紅屁股。只要是濕巾,或多或少其中都會含有少量防腐劑或某些化學物質,偶爾使用可能影響不大,但是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,清潔的頻率是很高的。很多寶貝在嬰幼兒時期有過「紅屁屁」的現象,造成「紅屁屁」的原因之一就有可能包括濕紙巾。
第二,皮膚過敏。大部分的濕巾中都含有酒精成分,酒精易揮發,常用濕巾擦拭身體,會致皮膚更加乾燥,嚴重後會導致皮膚乾裂,況且孩子們的皮膚十分嬌嫩,不細心照顧很容易患上皮膚病症,尤其是濕巾中還有很多防腐劑,更會增加孩子皮膚過敏的幾率。
第三,免疫力下降。年齡較小的孩子(特別是處於「口欲期」的孩子),通常會有「吃手」的習慣,他們會習慣性的把手或東西放進嘴裡,濕紙巾擦拭後有害物質殘留在孩子嘴上、手上,這樣濕巾中的消毒劑和化學成份會被孩子吃到體內,這樣「內服」造成的影響自然更高於「外敷」了。長此以往,會造成孩子腸道菌群失調,免疫力下降。
因此,建議家長們還是找回以前的老辦法,給寶寶隨身帶個小手絹或濕的小毛巾擦手。如果非要用濕巾,建議購買有機的品種,同時仔細看包裝上的標籤,避開有害物質。
5、爽身粉
爽身粉最大的用途就是涼爽皮膚,減少寶寶皮膚褶皺之間的摩擦,吸收汗液,保證寶寶身體皮膚的舒適光滑,避免寶寶出現尿布疹(紅屁股)和痱子。
夏天,小孩子洗完澡後,大多數家長都有給孩子浴後撲爽身粉的習慣,意在保護嬰兒的皮膚。實際上,使用爽身粉對乾燥皮膚,防止痱子是可以起到一部分作用,但爽身粉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。
第一,嬰兒的智力和身體發育。目前,市場較為流行的是滑石粉加香精的爽身粉,而滑石粉中含有不可分離的鉛,鉛進入嬰兒體內不能很快被排泄。當長期蓄積於人體時,就會危害神經、造血系統及消化系統,嚴重影響嬰兒的智力和身體發育。兒童體內血鉛≥100μg/L為鉛中毒,北京兒童醫院曾有研究結果顯示,血鉛每升高10μg/dL,智能指數下降 2~3分。
第二,誘發呼吸道感染。爽身粉含有氧化鎂、硫酸鎂,容易侵入呼吸道。因孩子的呼吸道發育尚不完善,即使吸入量少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。如果吸入量多,侵入支氣管破壞氣管的纖毛運動,就會降低防禦力,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。
第三,傷害寶寶的皮膚。寶媽們喜歡把爽身粉塗到寶寶的脖子,腋下,大腿根部等皮膚的褶皺部位,想以此來保持皮膚乾燥。寶寶代謝速度很快,尤其是汗腺、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都很旺盛,爽身粉劑容易吸水,吸水後形成顆粒狀物質,導致皮膚髮紅糜爛。假如爽身粉撲在嬰兒屁股上,尿濕後,就會阻塞汗腺,導致摩擦發紅,甚至產生皮疹。另外,爽身粉(玉米粉、松花粉也同理)與潮濕的皮膚接觸後還可能成為細菌真菌生長的溫床,加重寶寶濕疹、紅屁股等各種皮膚問題。
其實,家長只要經常保持寶寶皺褶處皮膚的清潔和乾燥,就可以預防小兒皮炎和痱子的發生,亦可在這些地方搽上嬰兒潤膚油或按摩油。如果用棉製透氣的尿布,勤換勤消毒就可以預防紅臀的發生。如果一定要用,最好不要使用含滑石粉的爽身粉,可以使用松花粉、珍珠粉、玉米粉等產品代替,但也不建議經常使用。
6、溫奶器
對於非母乳親喂(即母乳瓶喂和奶粉餵養)的寶寶來說,熱奶和沖奶粉是非常重要又麻煩的事情。幾個月大的小寶寶,基本上是沒什麼耐心的。當他們餓了,想要喝奶的時候,如果不能把溫度適宜的奶立刻送到嘴邊,他們就可能大聲地哭鬧起來。
然而,眾所周知,不論是熱奶和沖奶粉,都需要有一個過程,並不能馬上就好。通常情況都是家長被寶寶震耳欲聾的哭聲催的手忙腳亂,這時候能夠保持恆溫的溫奶器就派上用場了。
溫奶器,作為當代人的新發明,確實省了爸爸媽媽很多的麻煩,但同時帶來的「副作用」也不少:
第一,加速奶變質。溫奶器又稱暖奶器或熱奶器,可用於加熱冰箱里拿出來的鮮奶、保溫提前沖調好的奶粉,甚至還有人把寶寶喝剩下的奶放回溫奶器保溫,下頓接著喝。為了能夠讓寶寶隨時喝上溫度適宜的奶,就必須提前把奶放進溫奶器里,並一直處於保溫狀態,要喝的時候取出來。細菌在適合溫度下每二十分鐘繁殖一倍,而奶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,放入溫奶器中的奶,不超過1小時就會變質(沖好的奶放在常溫下也不能超過2小時)。
第二,滋生細菌的溫床。很多寶媽說「我不把奶放在裡面保溫,只是用溫奶器溫著水,吃的時候再加奶粉,這樣總沒問題了吧」?溫奶器里的水,一般是恆溫在40度左右,40度不算高溫,40度對很多細菌來說,簡直就是溫床,如果是露天存放,沒有空氣隔離密封處理,溫水更容易滋生細菌。
所以,寶寶的奶最好還是即沖即喝,「偷懶」的結果只會害了孩子。
7、套脖游泳圈
近年來,很多母嬰館都有一個熱門項目:嬰兒游泳。按照母嬰店的說法,這項活動既可以鍛煉寶寶身體,還可以刺激大腦發育,促進智力開發。如果是剛出生的小寶寶,一般都是用這種套脖式的游泳圈給小寶寶游泳的。
美國兒科學會(AAP)不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游泳,AAP認為1歲以下的嬰兒只能說是戲水,可以看做一種遊戲,完全談不上掌握游泳技能。如果把這當成一種鍛煉或者訓練,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,更談不上「大腦開發」這種玄乎的作用。對於1歲以下的小嬰兒來說,游泳對身體的鍛煉和大動作發育的刺激遠不如多讓寶寶趴著。而且,1歲以下嬰兒游泳還存在一些風險(溺水、水中毒等)。
事實上,在歐美國家,因為私家泳池很普遍,因此很多寶寶從小在家由父母陪著學游泳。但是,幾乎沒有歐美父母會選擇這種套脖式泳圈。有兒科專家認為:這種套脖式的嬰兒泳圈對寶寶有4大壞處:
第一,給孩子進行不正確的游泳引導。用脖圈的方式游泳孩子在水中的姿勢是垂直的,這也背離了傳統意義上游泳是水平進行的方式,會給孩子進行不正確的游泳引導。
第二,可能傷害寶寶的頸椎。當孩子被脖圈套住後,身體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了寶寶的脖子上。嬰兒全身骨骼都沒有發育成熟,更何況很脆弱的脖子。試想想,把成人脖子卡住放水裡會怎麼樣?嬰兒卻要靠它支撐全身的重量,還要水裡蹦達,哪怕水裡會輕一點, 也很大可能傷及脊椎神經系統。
第三,容易壓迫頸動脈竇。人體的頸部有一個致命部位——頸動脈竇,如果受到外力的壓迫,可能會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,血壓下降,甚至出現休克,對寶寶將是致命的危害。
第四,可能危害寶寶皮膚健康。寶寶皮膚嬌嫩,嬰兒游泳脖圈的材質大多數都是塑料做的,有些寶寶可能就會對游泳脖圈的材質產生過敏反應,同時,寶寶在使用脖游泳圈的過程中,也可能因為頻繁摩擦而導致皮炎,這對於寶寶的肌膚來說,傷害都是非常大的。
帶寶寶游泳正確的打開方式,是爸爸媽媽用一側前臂托住寶寶的臀部,另一手扶住寶寶的背部,貼緊成人身體,讓寶寶來感受在媽媽子宮裡漂在羊水裡的感覺。而且親子游泳過程中,你陪伴在寶寶身邊,肌膚接觸與互動無形中增進了親密感。
8、床圍
寶寶天生好動,在床上蹦蹦跳跳、滾來滾去是常有的事,有時候即使睡著了也不見得安分。沒安全感的父母,懷揣著保護孩子的初心,往往會在床上做一些「手腳」,那便是安裝床圍。嬰兒床圍雖然能夠保護寶寶,避免寶寶滾下床受傷,但也是有其安全隱患的。
因此,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指導建議,嬰兒床上不應安裝床圍,因為嬰兒床圍存在致命安全隱患:
第一,窒息風險。床圍內料一般用棉填充,材質相對封閉厚實。如果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形成了趴睡姿勢,很容易會被防護墊堵塞臉部造成窒息甚至死亡。
如果床圍與床墊的尺寸不符,組裝後就會與床墊之間形成縫隙,寶寶在床上玩耍或是因睡眠翻滾時,極有可能會卡到縫隙里掙脫不出來,導致窒息死亡。
此外,即使初初安裝得無縫貼合,但由於床圍基本上都是軟質地的,受到寶寶反覆蹭壓時,也會導致護欄與床墊之間逐漸產生較大空隙,寶寶不慎掉入便會引發窒息風險。
第二,系帶風險。床圍四面都要在嬰兒床上綁住,需要用到的帶子就很多。如果沒有系好或是帶子過長,萬一寶寶因為好奇用手抓來玩的話,就可能會勒到自己。
第三,夾傷風險。在國內,由於床欄還屬於一個比較新興的育兒產品,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國家標準。在過往抽檢中,繩帶要求不合格、摺疊鎖定機構設計不合理、未標識與床圍欄配套使用的床墊厚度要求、存在「危險間隙」等問題導致的不合格率也是居高不下。如果寶寶會走路或扶著護欄站起來,一旦腳踩空在護欄與床墊之間,還容易造成骨折。
第四,跌落風險。如果兒童床圍、欄高度不夠,兒童在床上玩耍攀爬過程中,有可能翻出護欄;如果護欄產品的欄杆、圍布等強度不夠,護欄就容易產生形變甚至斷(破)裂,極端情況下,有可能使兒童從床上跌落地面而受到傷害。
因此,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最好就不要用床圍了。如果家有小月齡寶寶的話,那就一定要小心謹慎,注意看顧好,以規避上述的風險!畢竟,任何一種防護工具,都不能替代成人看護的角色!
9、學步車
在寶寶學步階段,有些家長為了自己省力,或者是因為沒有時間照看寶寶,就把學步車作為寶寶學步的輔助工具。他們不不知道學步車潛在著很多危害。
第一、學步車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煉的機會。出生第一年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可大致概括為抬頭、翻身,坐、爬、扶、立、走等。如果讓寶寶自主學步,寶寶身體各部位的運動能力及其協調性,均能得到很好的鍛煉,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,他們則可以藉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,從而失去了自主鍛煉的機會。
第二、學步車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。寶寶在爬與學步過程中,通過接觸、抓握、敲打、扔等方式認知世界,自由探索有助於寶寶智能的發展。學步車則限制了寶寶自由的活動,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,從而影響了他們智力的發育。
第三、學步車影響寶寶的腿型和走姿。學步車中的寶寶習慣用腳尖觸地滑行,久而久之,寶寶可能會養成墊腳的習慣。另外由於嬰兒骨骼中膠質多,鈣質少,骨骼較軟,因此過早使用學步車容易出現X或O型腿。
第四、學步車加大意外傷害的概率。學步車移動速度較快,寶寶很容易因地面不平而傾倒,或從台階上翻下,導致寶寶磕破。另外學步車的應用縮短了寶寶爬的時間,過早使用可能相應減少寶寶的爬行經驗,導致手腳協調度不佳,觸覺經驗不足,導致以後離開學步車很容易跌倒。還有寶寶藉助學步車快速接觸危險物品,如熱水、火爐、刀具及有毒、有害的物品等,令家長防不勝防,因此受傷或者中毒。
10、各種保健品
近年來,為了給孩子在身高、智力、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,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。然而,一些不法企業、商家也抓住了家長這種心理,以非法添加、虛假宣傳、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的錢財,家長一不小心就會成為「坑娃」幫凶。
第一,一般情況下,正常發育、合理進食的孩子,並不急需保健品。少數孩子由於身體機能缺陷,或需要增強免疫力等原因,也必須遵照醫囑,有針對性地食用一些保健品。對於少年兒童來說,食用保健品更需謹慎,錯誤服用或過量服用均會造成身體損傷。
第二,絕大多數的保健品的神奇「功效」都是商家誇大宣傳的結果,對孩子根本無益。在一些藥店、母嬰店看到,鈣片、牛初乳、松花粉、蛋白粉等兒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,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。
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,根據相關定義,保健(功能)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,能調節人體機能,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,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。此前諸多家長認為,即使給孩子服用保健品不一定「有益」,但肯定「無害」。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卻顛覆了很多人的認識,事實上,有很多保健功能並不適宜少年兒童。
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不宜服用傳統的「大補」之品,否則有可能出現中樞神經損傷、性早熟等問題;過量補充某種元素有副作用,如過量補鈣會影響鐵鋅吸收、增加腎臟排泄負擔、出現高鈣尿症等。
育兒路上,坑多難走,寶媽們需要擦亮眼睛,多多鑒別,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多一分努力。你在育兒的過程中還踩過哪些坑,可以來和寶媽們一起分享下嗎?